各陵園迎來首個祭掃高峰時段,倡導以鮮花替代紙錢緬懷故人
記者 龔小莞 吳笛

  ■薛嶺山陵園開展“文明祭掃 免費送鮮花”活動。 龔小莞 攝

  ■祭掃市民免費領取鮮花。  記者 陳嘉新 攝

  ■以鮮花寄托哀思。 記者 陳嘉新 攝

  ■昨日,2024年廈門市遺體和器官(眼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海滄文圃山廈門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舉行。

今天我市迎來清明首個祭掃高峰日,截至上午11點半,薛嶺山陵園園區(qū)共接待了1.2萬人,中華永久墓園超7500人。預估今天我市祭掃群眾超過6萬人,其中薛嶺山陵園超2萬人,中華永久墓園超1萬人,安樂園超2萬人。記者 龔小莞 吳笛

 

薛嶺山陵園

延長服務時間 增設業(yè)務窗口

雖然人流量大,但現(xiàn)場保持了良好的秩序。據(jù)了解,為更好地服務祭掃群眾,薛嶺山陵園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延長服務時間,將3月25日至4月14日設為清明祭掃集中開放時間,并根據(jù)祭掃平峰期、高峰期適時增設業(yè)務辦理窗口,方便祭掃群眾辦理業(yè)務;其次,推行快捷繳費服務,開通線上繳費服務,祭掃群眾通過“薛嶺山陵園”微信公眾號線上繳交管理費,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有效緩解業(yè)務窗口辦理壓力。

清明祭掃期間,薛嶺山陵園還在業(yè)務大廳一側(cè)增設咨詢服務點,為祭掃市民線上繳交管理費提供幫助。

為共建無煙陵園,園區(qū)推出各種活動,倡導以鮮花替代紙錢緬懷故人,以綠色環(huán)保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緬懷追思之情。

3月30日-31日、4月4日-6日,薛嶺山陵園開展“文明祭掃 免費送鮮花”活動,每人可以領取一枝菊花。

3月30日-4月15日,生態(tài)葬區(qū)開展“絲帶祈福 遙寄相思”活動,祭掃市民可于祈福橋前免費領取黃絲帶,系在祈福橋上,祈福美好,遙寄相思。

3月23日-4月15日,陵園將鮮花臺和寄語展板結(jié)合,設置清明“思念墻”,讓祭掃市民于花香彌漫中,落筆訴衷腸,寫盡心中念。

3月23日-4月15日,設置“時空信箱”開啟思念傾訴通道,書一紙深情,寄萬縷相思。

4月4日9:30-10:00,陵園開展“懷思追遠 綻放新生——2024百姓祈?;顒印?,通過點燭默哀、杯盞清茶、朗讀家書等環(huán)節(jié),以標準化的禮儀元素傳遞思念與感懷,呼喚對生命的致敬與尊重。

為保障祭掃群眾人身安全,除祭掃活動保障工作專用車輛外,社會車輛禁止駛?cè)胙X山陵園。

 

中華永久墓園

市民可掃碼查看平面導視圖

上午8點不到,中華永久墓園內(nèi)的200多個車位已經(jīng)停滿。上午8點40分,等待入園祭掃的車輛已經(jīng)在墓園入口通道前排起了長龍。

中華永久墓園負責人孫鷺靜告訴記者,上午有兩波祭掃高峰,第一波在8點半左右,第二波在10點半左右。

中華永久墓園有17000多個墓地,1400多個壁穴。為了應對清明祭掃高峰,他們提前優(yōu)化清明祭掃交通方案,同時在墓園附近兩塊空地開辟臨時停車場,可以臨時停放100多輛車。

上午9點20分,前來祭掃的洪先生在廈門殯儀中心懷祥禮儀服務臺領到了一個精美的花籃。這是今年懷祥禮儀為祭掃市民提供的一個暖心服務。市民需加懷祥白事通微信客服號,在網(wǎng)上提前預約花籃,祭掃現(xiàn)場領取。目前薛嶺、中華、文圃三個墓園都有這項服務。

洪先生88歲的父親去年底過世,安葬在中華永久墓園,洪先生一家人第一次在清明節(jié)祭拜老人。洪先生認為,盡孝要趁早,在老人尚健在的時候極盡孝心,這樣才不留遺憾。

另外,在祭掃現(xiàn)場,市民也可掃碼查看墓園平面導視圖,查詢墓碑的具體位置。

懷祥禮儀還在現(xiàn)場向祭掃市民贈送福滿袋,內(nèi)有壓墳石、礦泉水、小方巾、打火機等物品。

以鮮花寄托哀思,一些市民用一種簡單素樸的方式來懷念逝去的親人。記者在祭掃現(xiàn)場看到,一塊墓碑前放置了一大束黃白菊花。還有一些市民祭掃相當用心,在一塊墓碑前,市民帶來了手電鉆,將墓碑上褪色的紅字清除,重新涂上鮮紅色。

 

綠色殯葬越來越被接受

15年超2000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

骨灰撒海、花壇葬、草坪葬等綠色殯葬理念越來越被市民群眾所接受。據(jù)統(tǒng)計,2008年至2023年,全市共舉辦集體骨灰撒?;顒?9次,共有2096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2021年起,我市免費舉辦四次“公益花壇葬”,累計134名逝者的骨灰無碑深埋于花壇葬區(qū)。

去年,我市集中組織3批次集體海葬,393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舉行2批次集中公益花壇葬,89名逝者被安葬于薛嶺山陵園生態(tài)葬區(qū);首次舉辦集中樹葬活動,13名逝者骨灰安葬于薛嶺山生態(tài)葬區(qū)。

4月下旬,市民政局計劃根據(jù)預約報名情況組織1-2次集中海葬。草坪葬、花壇葬、樹葬等生態(tài)安葬,將視預約情況擇機組織。有意了解綠色生態(tài)安葬的市民,可通過“i廈門”App、“i廈門”公眾號預約生態(tài)安葬服務,也可撥打薛嶺山陵園電話0592—5520444預登記。

今年擬于4月26日進行集體海葬活動,目前已有120多位預約報名,市民群眾可登錄“i廈門”App或微信公眾號預約,也可以到薛嶺山陵園業(yè)務大廳現(xiàn)場辦理,咨詢電話0592—5520444。 (吳笛)

 

溫馨提示

“文明祭掃 平安清明”,陵園倡導以鮮花替代紙錢緬懷故人,嚴禁私自在園區(qū)內(nèi)焚燒紙錢、冥幣等喪葬祭祀用品,室內(nèi)禁止明火。祭祀完后,請熄滅香燭等明火,紙錢可自行帶走,如需墓陵園代為焚燒,請放至園區(qū)紙錢放置處。

 

相關新聞

我市累計遺體捐獻365例

本報訊(文/圖 記者 匡惟)昨日上午,以“生命·禮贊”為主題的2024年廈門市遺體和器官(眼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海滄文圃山廈門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舉行。

92歲的柯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現(xiàn)場,緬懷她的丈夫。兩年前,93歲的丈夫因病離世,他生前決定捐贈遺體??屡扛嬖V記者,她的丈夫曾經(jīng)從事衛(wèi)生教育事業(yè),很多年前便決定將自己的遺體留給醫(yī)學生?!拔覀円患叶际轻t(yī)療工作者,我理解、尊重、認可他的選擇。”接受采訪時,柯女士的眼眶還泛著淚花。

2008年,廈門眼科中心成立了眼庫,我市實現(xiàn)了角膜捐獻和角膜移植規(guī)范性開展。廈門眼科中心執(zhí)行總經(jīng)理姚鄭玲玲在致辭中表示,正是這些捐獻者的無私奉獻,有效救治了無數(shù)的眼疾重癥患者,更是推動了醫(yī)學教學、疾病研究的大力發(fā)展。

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實現(xiàn)遺體捐獻365例,眼角膜捐獻356例,器官捐獻162例(捐獻大器官519個)。作為連接捐獻者家屬和接受單位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市紅十字會不僅有序組織各單位合法合規(guī)開展遺體和器官(眼角膜)捐獻工作,還積極回應捐獻者家屬訴求,不斷提升服務質(zhì)效。2023年底,在海滄文圃山陵園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市紅十字會對我市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進行提升改造,平整場地,增設紀念墻,新建了緬懷廣場和文化墻。改造后的紀念園集生命教育、知識宣傳、緬懷紀念等功能于一體。

【原文鏈接】https://epaper.xmrb.com/xmwb/pc/con/202403/30/content_20323.html